现场授牌。 李佩珊 摄
西吉县是中国首个“文学之乡”“中国马铃薯之乡”“中国西芹之乡”。因海拔高、光照充足、土壤疏松肥沃、昼夜温差大、气候冷凉,西吉县孕育出牛肉、马铃薯、芹菜、胡麻油等优质农特产品,“西吉好东西”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。
琳琅满目的“西吉好东西”。 李佩珊 摄据固原市委副书记、西吉县委书记白学贵介绍,2022年以来,西吉县开展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,在银川、固原打造“西吉好东西”特色产品销售门店。目前,共有位于银川市、固原市的5家“西吉好东西”特色产品销售门店授牌开业。今年,“西吉好东西”特色产品销售门店还将亮相北京等多地,力争将当地农特产品由“原字号”向“精字号”转变,由“种得好”向“卖得好”转变,由“名气高”向“收益高”转变。
消费者进店选购西吉特产。 李佩珊 摄“西吉好东西”特色产品销售门店001号店长姚春表示,门店将主营西吉牛羊肉、“红军粉”、胡麻油、亚麻籽油、小杂粮、冷凉蔬菜、蜂蜜等30余种“西吉好东西”,为消费者带来生态、绿色、无污染的农特产品。同时,门店还将展示西吉刺绣等非遗产品,让更多民众了解西吉故事。
当天,宁夏农垦农庄有限公司与“西吉好东西”001号店铺签订了供销协议。(完)
贵阳南明:背街小巷改造 群众喜上眉梢******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65岁的柯强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住了30余年。最近,让他高兴的事又多了一件。“这背街小巷的改造,老百姓都看在眼里、喜上眉梢!环境变化大喽!既有城市的繁华,也有历史文化,关键是生活还更便利了!” 柯大爷说的小巷改造是贵阳市南明区打造15分钟“生活圈”,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“两场”,加快推进棚户区、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“三改”的“一圈两场三改”工作的一部分。2021年到2022年,像翠微巷这样旧貌换新颜的背街小巷有100多个。环境改造好了,居民的幸福感也大幅度提升。 86岁的王菊华奶奶在西湖巷19号院生活了40多年,她说:“现在的环境那是没说的,有些老邻居有新房子都舍不得搬走,这里安全舒适、干净整洁,真是享福。” 西湖巷口,游客罗先生看完地图,饶有兴趣地走进巷子。“这里太有特色了,古树花卉、历史壁画、人文典故,居民素质也高,小巷很有感觉。”罗先生一边走,一边品咂着老贵阳的味道。 据了解,南明区围绕“教业文卫体、老幼食住行”打造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有的业主食堂开起来了,有的社区微公交开通了,有的智能化健身房建好了,有的业主图书馆建成了,有的医养中心解决了后顾之忧……随着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实施,大家心气齐、干劲足,友邻相助,移风易俗,文明新风吹暖人心。 目前,南明区已启动18个生活圈建设,2022年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449个,已完成停车场建设项目8个、完成改造农贸市场10个,规划新建、改扩建养老设施62个、教育设施28所。运动场地新建、改扩建项目46个。棚改项目17个、旧改项目6个、背街小巷改造110条。 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03日 03版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